(原标题: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官茅矛:今年年底前上市)
生命科学与大数据的结合是引领科技进步的下一个重大飞跃。对于个体而言,未来生命科学的表现形式为DNA和智能手机的结合,以个人的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外部环境和生活习惯,来管理我们的健康,设计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这就是所谓的“精准医疗”
钱童心
反复传出上市消息的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基因”)终于“好事将近”,日前,在第七届启珂健康投资论坛CHIC(原“中国医疗健康投资峰会”)上,刚刚上任的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官茅矛博士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茅矛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了华大基因上市大致的时间表:今年年底前。这似乎比此前外界猜测的2017年要提前了。不过他一再强调,最终的上市时间还要视公司情况而定。据他介绍,华大基因主要由华大医学和华大科技合并而成,将在深圳创业板上市。事实上,2015年12月,华大基因就曾递交过招股说明书。
作为第三方测序服务机构以及生物信息分析软件提供商,华大基因两周前宣布完成了第10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诊断(NIPT)。
生命大数据
对于上市后的融资具体将用于哪方面的投入,茅矛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给出。但他表示,用于基础研究的可能性不大。
在加入华大基因前,茅矛曾在药明康德担任高级副总裁职务。药明康德被认为是迄今中国最大的专注于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为很多国际制药企业提供研发和生产平台。
茅矛对于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官一职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通过几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创新:“首先是在无创产前诊断之外的肿瘤和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开发;其次是对大数据的开发和挖掘;最后是基因检测和分析,这块以后可能就移到云里面去做了。”
去年10月,华大基因联手英特尔和阿里云建立精准医疗开放云平台Online项目,打造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生态圈,被视为“中国精准医疗的创举之作”,对基因技术的革新将产生深刻影响。茅矛表示:“现在做的健康身份认证或是移动医疗,还是最基础的应用,比如挂号诊疗,并没有把真正有用的科学含量和智慧元素加进去。我们在DNA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和人的习惯,加上智能软件的应用就能够实现自我管控,从而减少就医。就像现在有手机移动支付,未来这一定也是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向。”
未来DNA基因信息很可能作为生物特征的识别,也就是有可能成为每个人的“生物身份证”。而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和进步,也将使得基因测序能够进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应用领域。茅矛说:“在今天生物医疗领域,未来如果有大的飞跃,我认为是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大数据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他分析说,在DNA医学领域人类还有很多未知,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数据,比如天气预报之所以那么准,是因为通过无数的数据积累来做出的分析。“DNA的分析也是一样的,有了数据,才能做相关性的研究。”
同时计算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怎样计算,预测也是无法实现的。今后哪怕只要有1%的人的DNA数据是可以获得的,就可以做很多相关性的分析,“比如可以知道什么样的DNA特征比较容易得糖尿病。有了明显的相关性之后,就可以像天气预报那样精准了。”
茅矛把人类的健康状态概括成三方面:DNA先天因素、外部环境和个人的生活习惯。他认为,智能管理平台有很大的前景:“未来如果能很好地读懂DNA,基因测序就相当于科学算命,包括有一天婚姻会受DNA的影响,有些罕见遗传病是隐形的,一个人不会表现出来,两个人的DNA配对后,小孩可能就会有问题。所以未来可以通过App算命,输入各自的DNA,通过云计算等手段的应用,就能测算出两个人的结合会不会有问题,可不可以进行防控和干预,这比现在的生辰八字要有价值多了。”
茅矛表示,生命的大数据将是医学的一个巨大飞跃。对于个人来讲,表现形式是DNA和智能手机的结合。他说:“在健康领域比新药物的发现更加意义重大的是个人能够掌控的,结合三大因素的针对健康管理的方案。未来一定是智能手机和刚刚提到的三个因素的结合,可以通过对三个因素的叠加效应来管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我们的DNA信息,一定会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而通过云计算能给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管理和诊断治疗的建议。”
精准医疗的未来
在茅矛看来,中国已经成为基因测序的“世界工厂”,他介绍称:“经历了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基因测序的价格下降已经超过了计算机芯片成本的下降速度,因此被称为‘反摩尔定律’。这使得基因测序经济性的推广成为可能。”
那么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通过测序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得“精准医疗”变为可能,也就是通过人类基因的诊断来分析感染性疾病和肿瘤,并能通过匹配靶向药物来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同时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始终与病人在一起”,是茅矛三十年医学事业中一贯坚持的理念,也是促使他重新回到中国从事医学事业的根本原因。
早年茅矛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后来赴美加入了一家名为Rosetta的初创公司,从事DNA芯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就是基因解码。这家公司在他去之后的第二年就上市了,随后被默沙东收购。在那里,茅矛追随的是至今对他的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的Rosetta创始人StephenFriend博士。“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在我的人生中,总是有一些非常神奇的导师出现。”说到Friend博士,茅矛非常兴奋,“这些人总是考虑未来三到四年会发生什么,比起手头的工作,他们对将来做什么更感兴趣。”茅矛介绍称,Friend早在2009年的时候,就致力做医学大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更加令人惊喜的是,苹果正在发力的大数据医疗平台Researchkit和上个月刚推出的Carekit正是由Friend和苹果共同设计和研发的。“这些天天想着未来的人,才是有可能创造未来的人。”茅矛感叹道。
三十年来,他既做过学术研究,也做过临床,既供职过初创研发型企业,也在世界一百强的制药公司工作过,是一名穿越于临床、研究和工业界之间的跨界人才。但是他所做的所有工作的宗旨都是与医学有关,根本目的也都是为了病人。而华大基因给了他从未有过的巨大的展现的舞台,在这里,他可以掌控一个项目的始终:从设计到研发、临床试验,再到审批,直到最终临床的应用。整个流程都由他负责把控,这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一个科学家在产业转化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国正处于最好的机遇期。选择回来,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市场规模大,病人数据量多,我想离病人更近;另一方面,我能够在一个‘大系统’里面做临床,而且这里的效率比国外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