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关村一季度成绩每天获融资7.3亿)
一季度,中关村示范区经济表现良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8326.6亿元,同比增长15.4%。
一季度内,352家企业一共获得358次PE/VC投资,获投金额661.7亿元,同比增长60.8%。平均每天发生3.9起融资,获投金额7.3亿元。
收入与融资额不断增长的背后,得益于中关村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创新是中关村的灵魂。”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中关村的创新,始终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赢取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先机与优势。
今日起,新京报推出“走进中关村”系列报道,聚焦中关村的科技企业,讲述科技创新背后的故事。
技术收入同比增长32.3%
2016年第一季度,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8326.6亿元,同比增长15.4%,与上年同期持平。
在企业实现总收入同比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技术收入快速增长带来的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技术收入1163.4亿元,同比增长32.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对总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5.5%。其中,近三成的企业技术收入占比在50%以上。
此外,大型企业支撑带动能力也在持续增强。一季度大型企业收入5894.5亿元,占示范区70.8%;收入同比增长18.7%。
平均每天3.9起融资
企业的创业创新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作为“补血”的利器,上市、并购、再融资在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关村科技园区提供的数据,一季度中关村示范区新增上市企业3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84家。截至目前,2016年新增挂牌或通过备案企业188家,累计有1011家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或通过备案。
在并购方面,中关村各个企业之间的并购持续火爆。一季度发起并购交易案例157起,披露并购金额540.4亿元,均实现翻番增长。
在融资金额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示范区共352家企业获得358次PE/VC投资,获投金额661.7亿元,同比增长60.8%。一季度平均每天发生3.9起融资,获投金额7.3亿元。
其中,美团网、滴滴出行等潜力领军企业分别获得了33亿美元的E轮融资和10亿美元的F轮融资;而凌宇智控、暴风魔镜等拥有新兴业态或拥有前沿技术的企业也获得了数千万元的投融资。
■ 政策
“高精尖”政策带动六大技术领域增长
一季度,中关村示范区六大技术领域实现总收入6392.7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的77.5%,同比增长11%。
从细分领域来看,软件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均实现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说,中关村企业取得上述成就,一是得益于北京市高度重视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大环境带动,今年初北京市专门设立了“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用以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
二是高技术企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如小米经过两年的运作,截至3月底生态链企业已经达到了55家,“独角兽”已经有了4个。
三是因为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如大唐微电子自主研发的指纹安全处理芯片荣获“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项目”奖项,引领中国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发展。
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通过研究完善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京东方、联想、小米等18家企业专利申请量超百件,其中京东方专利申请量高达1305件。
■ 延伸
一季度示范区申请专利同比大涨351%
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不断增长的背后,得益于各个企业的创新投入不断增强。
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94.1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比示范区总收入增速高出约2个百分点。
此外,中关村的创新产出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一季度示范区企业申请PCT国际专利2284件,同比增长351.4%,占全市79.3%。
“创新是中关村的灵魂。”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表示,中关村的创新,始终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努力抢占全球的制高点,赢取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先机与优势。
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些年公司连续亏损巨大,但一直保持技术研发占销售额7%的高投入,每年几十亿元。没有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就没有今天的京东方。高清8K显示屏、多功能透明冰箱门等诸多明星产品,都是企业通过不断的科研努力创造出来的。”
新京报记者 邹晨辉 陈彦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