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正文

快递单号频频泄露用户隐私

本报记者 庄晓东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惹火了快递业,同时也催生了各种灰色利益链。快递单号在网络平台公开叫卖“热火朝天”的现象被媒体相继曝光,舆论争议声不 断。快递业面临诚信危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的尊严也在遭受践踏。近日,国家邮政局对全国各地方邮政管理局下发了《关于严密防范寄递企业及从业人员非法泄露 用户使用邮政服务或快递服务信息的通知》,要求全行业迅速开展寄递企业信息安全检查工作。

快递单号被贩卖,导致个人信息安全遭泄露的现象,一方面说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目前个人信息安全法制不健全的现状。从源头上根除倒卖个人信息现象的不正之风,需要把信息安全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上来,加强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管两手抓。

快递单号遭贩卖拷问信息安全

当前发展迅猛的快递业,正面临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近日多家媒体曝光了由快递单号引发的客户信息泄露的现象。快递单号交易开展“如火如荼”,甚 至衍生出了如“淘单114”、“单号吧”等多个专门交易网站平台。在快递单号交易网站上,快递单号被明码标价,售价从0.4元至2元不等。被交易的快递单 号涉及申通、圆通、韵达在内等多家快递公司。

不仅如此,经有关媒体进一步求证得知,被参与贩卖的快递单号信息均属实,每个“单号”都能找到真实详细的信息,包括“单号”的价格、快递类型, 是否扫描、预计扫描时间和实际扫描时间等。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下,贩卖行为无孔不入,普通消费者已无秘密可言,个人信息安全的“裸露”状态让人不寒而栗。

值得欣慰的是,光天化日贩卖信息的猖狂现象已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国家邮政总局日前下发《关于严密防范寄递企业及从业人员 非法泄露用户使用邮政服务或快递服务信息的通知》,要求全行业迅速开展寄递企业信息安全检查工作。《通知》明确指出,寄递企业及从业人员非法泄露用户使用 邮政服务或快递服务信息,均属违法行为。同时,邮政总局强调将联合有关部门对互联网和电商等可疑环节进行排查,完善信息安全监管措施,堵塞管理漏洞,严厉 打击非法泄露、贩售信息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利益驱动催生灰色产业链

供需关系是促使买卖形成的关键。快递单号频频被泄露,甚至被堂而皇之地公然叫卖,那么,谁在买,谁在卖,谁是罪魁祸首?可以断定的是,快递单号 交易已经衍生出灰色产业链。有关调查显示,每天有至少几十万的信息在被倒卖,买方恰恰是如日中天的电商和淘宝卖家。原因在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的 小电商和淘宝卖家选择投机取巧的“刷砖”方式来打开局面,他们依靠买卖真实的快递单号来炮制虚假交易记录,抬高信誉等级。正因为快递单号“刷砖”方法不但 效益好而且成本低,因此贩卖快递单号便有了生存的温床,并逐渐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产生一条利润丰富的灰色利益链。

谁会是快递单号的卖家?不难想象,快递员和快递公司有最大的嫌疑,也将难辞其咎。快递员涉猎的业务范畴决定着其最有可能接触第一手用户信息,而 快递公司没有严格的权限限制、人员流动率高的特点,也使得快递单号信息泄露有据可循。在贩卖快递单号信息的产业链条中,快递员、快递公司都可能从中获利。 在未来,加强内部信息管理、人员监管机制建设将成为快递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当然,在互联网时代,黑客盗取客户信息案例不胜枚举,快递单号泄露也不能排除黑 客挑衅的可能。

买卖快递单号实际上是买卖个人信息,损害的是网络消费者自身的利益。正因为“单号”上明确写成了消费者的家庭住址、电话以及购买的物品,这也极 有可能成为了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比如,不法分子可利用“单号”伪造快递包裹,趁机掉包,亦或者货到付款的包裹因用户未及时查收有可能被骗走货款。可见, 对于个人信息加强保护,还需要国家、快递公司、个人形成三方合力。

加强信息安全需健全法制

面对快递单号泄露用户隐私的有肆无恐,国家邮政局日前对全国各地方邮政管理局下发了《关于严密防范寄递企业及从业人员非法泄露用户使用邮政服务 或快递服务信息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对寄递企业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的要求,有望能够从源头上制止快递单号信息泄露持续发酵。但从长远看来,快递单号信息 泄露折射出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法制不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等缺陷,因此加强信息安全法制化管制至关重要。具体来看,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可 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国家立法先行。从法律方面,我国应尽快制定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明确个人信息安全的责任、立法保护范围、个人信息管理者的义务等内 容,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执法,对于以窃取、购买等方式非法获取和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涉嫌非法披露或出卖个人信息的,坚决打击, 从严惩处。

其次,机构加强监管。我国应当建立专门的信息保护监督机构,要求信息处理者向机构注册,对信息的处理进行监督,监管部门可同公安部门联合行动, 对互联网和电商等可疑环节进行排查,推动完善信息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泄露、贩售用户寄递服务信息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使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将从根本上 得到保障和支持。

此外,个人维权普法。作为消费者自身,需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对涉及到个人信息不可轻易透露给其他人或者第三方,即使要交付也必须 明确第三方信息管理者的相关责任,确立法律保障。对于个人信息遭泄露、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要及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我权益。总之,只有对个人信息 安全建立起多重保护维度,对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形成“人人喊打”的格局,个人信息安全才可能不再是“唐僧肉”。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