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正文

华为丁耘:谈品控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做起来

谈到质量,人们都会不约而同想到德国和日本,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已经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在今年3月份,华为获得了“中国质量奖”,用“工匠精神”为中国品质代言。在华为内部,这个奖的分量异常重,因为这是对2001年刺痛华为所有研发人员自尊心的研发呆死料颁奖大会的最有力回应。

转折:2001年的那次“颁奖”

“‘华为没有时间一次把事情做好,却有时间一做再做。’那是2000年左右IBM写给华为的评价。”华为常务董事,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丁耘。

在老华为人记忆中,2001年的那场“质量大会”像个印记一样难以抹掉。名为“质量大会”,实际上是一场“研发呆死料颁奖大会”,因为研发问题导致的呆料、死料、废料作为奖品发给相关人员的大会。丁耘说,当时的他在固网负责研发,作为获奖嘉宾上台领了一块由于设计问题,有缺陷的用户板。这块用户板很容易被污染,污染之后就会自动拨号。当时的余承东被颁了一块无线的呆板。直到现在,那块呆板还在丁耘的办公室里,时刻提醒他那次刻骨铭心的“奖”。

丁耘表示,作为一个工程师其实对各种质量管控是抵触的,因为当时研发想做事情很简单,两个人一商量,一拍脑袋就可以做事了。但有了质量管理之后,就“降低了效率”。但那次的“质量大会”深深的刺痛了所有研发人员的自尊心,从那之后,华为开始推IPD、CMM,开始转变成为一个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企业。

关于华为的IPD项目,华为消费者业务CMO张晓云在伦敦商学院的演讲中也提到,华为引入IBM的IPD项目让华为从管理、研发体系上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01年左右,华为对整个质量体系建设,实现端到端的一次性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一做再做。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化,我们走到海外可能早就被踢出来了。”丁耘表示。

丁耘为大家分享了一个数字,在中国去一次基站站点,人工成本是500-1000元人民币,在欧洲一次的成本是500-1000欧元,过去十年这个数字几乎没有变化。如果设备不稳定,在中国可以派人到站点进行修补,但如果在欧洲派人去修补的话,将会把所有赚的钱都赔进去。因此,这也逼着华为必须把质量做好。

据了解,在华为拥有一套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都有严格标准,并且塑造全员参与、全员重视的企业质量文化,这种文化也渗透到每位员工的工作过程中,体现在各个环节。

矛盾:质量与价格的平衡

2016年3月华为获得第二届“中国质量奖”,奖项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实施,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对于拿奖拿到手软的华为人来说,这个奖项分量异常的重要。

但质量的提升就意味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价格也会随之提升。对此,丁耘表示,在这个过程中确实会有一定成本,但在通信领域,企业还是可以获得长期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只有质量得到了提升和肯定,才能有溢价的空间。其实,以质量闻名的德国和日本,并不相信所谓的“物美价廉”一说。

丁耘表示,在通信设备领域,有个非常典型的招标方式叫TCO,会基于历史质量和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评估是否要购买一个产品。而且所有的客户包括中国客户都支持质量溢价。

丁耘说,“我承认这个过程中有成本,但是企业可以获得一个长期的收益。 ”

以英国BT为例,在一开始英国BT与华为接触是最担心的就是质量不能符合要求。因此,一开始进入BT时,华为的份非常小,只是另外一个公司的备份。但3年之后,由于华为质量好,进度快,成为了BT的主要供应商。而在这中间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经历过很多痛苦。质量不是几个领导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做起来,这个中间是要付出代价的。”丁耘表示。但正是这个代价的付出,才让华为转成为一个追求高质量的企业,才能获得“中国质量奖”。 (崔玉贤)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